当前,我国的航道养护工作,普遍面临点多、线长、面广等难题。截至2020年年底,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.77万公里。其中,仅珠江水系的内河航道通航里程,即超过1万公里,干线航道1000多公里。
随着我国水运科技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,船舶逐渐大型化,重大涉水工程和通航密度不断增加,对航道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。
只有做好航道养护工作,才能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,最大化发挥水路运输在长距离、大宗货物运输方面的低成本优势。
长江、珠江两大水系
采用云洲无人船开展航道测绘
在长江上进行航道测绘,主要困难除了上文所述的传统测绘船“盲区”,还有流急、浪大、通航密集、水下地形测量环境复杂、被测物难以看清等。在此背景下,无人船航道测绘应运而生——无人船横摇、纵摇更小,循线精度更好,可满足测量任务中更高的平稳性要求,从而实现对水下环境的精准定位,以此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,为测绘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。
基于云洲无人船在长江、珠江的成功实践,号召加快无人船推广应用的“声音”也越来越多。
2020年6月11日,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建华带队赴云洲智能调研无人船研发及行业应用情况,王建华局长高度评价了云洲智能在无人船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,提出无人船将为珠江水系航运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。
2021年6月30日,长江航道局印发《无人机无人船在航道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专项工作方案(2021-2024年)》,明确未来三年内在航道巡查、航道测量、整治建筑物观测、应急调度等主要生产业务领域加快推进无人机无人船的推广应用,为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图 | 长江航道局官网
云洲无人船抗洪期间
巡检航道整治建筑物
航道养护的检查手段,主要以目测、照相、量测为主。在通航密集、水情复杂的航道,一般使用传统扫海测量手段施测,通常先预设测线,将GNSS系统和单波束测深仪固定在小型测量艇舷侧,外业施工人员随后驾驶测量艇反复横跨航道。但如此高频次、大面积的航道测量,一方面时间紧、强度大,易造成测量人员疲倦,另一方面有人驾驶的测量船多次穿越通航密集航道,存在较大人员安全隐患。此外,许多测量仪器对搭载平台的航速和平稳性有较高要求,若船体剧烈摇摆,或者明显偏离了预设测线,会导致后期数据处理工作繁琐甚至直接导致数据作废,不得不返工重新测量。
针对上述传统检查手段的痛点,云洲无人船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,在航道养护工作中的智能化优势凸显:无人船搭载先进感知、导航、控制、通讯系统及任务载荷,可自主航行并完成巡检和测量等任务,具有平稳性好、转弯半径小、贴线精度高、适航能力强等特点,可减少测量盲区、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准度。即使在恶劣水域环境和夜间,无人船均可高质、高效作业,有效提升航道养护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云洲智能的无人船技术支持多条船艇集群作业,可容纳不同船型的智能船艇加入编队,且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基站监控多条无人船艇同时作业,船队规模的增大理论上也无需增加基站端操作人员的数量。无人船采集的数据可进行拼接处理,作业效率将极大提升,有效缩短工期,减少养护工作对航道占用时间。
图 | 软件监控多艘无人船协同作业